当前位置:百科大全 > 课程管理的内容?,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> 正文

课程管理的内容?,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

2024-10-30 20:49:25编辑:臻房小薛分类:养生知识 浏览量(

课程管理的内容?

课程管理内容:

一、新课程管理的管理政策

2001年颁布的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》明确规定国家、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。

三级课程管理:1.国家课程;2.地方课程;3.校本课程。

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,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,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,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,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,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。

二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

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,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需要,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,学生有选修的能力。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、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。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,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。

(一)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

1.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;

2. 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,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;

3.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,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;

4. 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。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,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、学生当做“主人”,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。

(二)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

1. “以学生为本”的课程理念;

校本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,尤其是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,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。

2. “决策分享”的民主理念;

3. “全员参与”的合作精神;

4. 个性化是校本开发的价纸追求。

校 本课程开发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思想:①满足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、多元化的需要;②在编制、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,教师的 主体性得到体现,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;③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、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,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 展的同时,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的需求。

(三)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

1. 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;2.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;3.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;4. 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智。

(四)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

建立组织、现状分析、制定目标、课程编制、课程实施、课程评价与修订。

(五)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

1. 合作开发;2. 课题研究与实验;3.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、活动课和兴趣小组。

(六)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

1.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;

2.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;

3.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;

4.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;

5.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。

课程管理的内容?,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

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

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: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1. 目标管理模式:这种模式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,通过设置课程目标来达成教学效果。它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,设定具体、可衡量的教学目标,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。这种模式强调对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控制,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。
      2. 过程管理模式:与目标模式不同,过程模式更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展开和管理。它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,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。这种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,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、发现和解决问题。
      3. 主体参与型管理模式:这种模式以学生的主体性为出发点,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来提高教学效果。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,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,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。同时,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持,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,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综上所述,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目标管理模式、过程管理模式和主体参与型管理模式。这些模式各有特点,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条件进行选择和应用。

课程管理的内容?,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》本文由臻房小薛发布于养生知识栏目,仅供参考。不做任何投资建议!欢迎转载,请标明。